無線心電圖(ECG)監測器的研究和臨床應用近年來取得了顯著進展,特別是在非接觸式監測技術和智能手機心電圖應用方面。以下是關于無線心電圖監測器的一些關鍵研究進展和臨床試驗:
1. 非接觸式心電圖監測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吳曼青院士團隊的陳彥教授和孫啟彬研究員等人實現了基于毫米波雷達的非接觸人體心電圖實時監測。這一突破性研究利用毫米波雷達以非接觸形式測量體表的心臟機械活動,并通過深度神經網絡模型建模心臟機械活動與電活動之間的非線性映射關系,最終還原出心電波形。
研究細節:
使用毫米波雷達從體表捕捉心臟機械活動信號。
利用深度學習算法將機械活動信號轉換為心電圖信號。
實現了時間中位數精度小于14毫秒、形態中位數精度大于90%的監測性能。
2. 智能手機心電圖監測
智能手機心電圖監測器的應用也在不斷擴展。這類設備通常通過吸附在智能手機背部的心率監測器(如AliveCor)和安裝在手機上的應用程序(如Kardia)來實現心電圖的實時監測。
臨床應用:
用于房顫(AF)的篩查和監測,顯示出較高的靈敏度和特異性。
在社區人群中進行大規模的橫斷面研究,如瑞金醫院王繼光教授團隊在上海多個社區中進行的研究。
適用于慢性病管理和心律失常藥物(如多非利特)后的QT間期監測。
3. 臨床試驗與研究
多項臨床試驗和研究驗證了無線心電圖監測器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房顫篩查:研究表明,智能手機心電圖在房顫篩查中具有高靈敏度和特異性,特別是在社區人群中應用廣泛。
遠程心電監測:遠程心電監測允許醫生在患者送至醫院之前就掌握其心臟狀況,有助于急性冠脈綜合征的院前早期診斷。
植入式心電監測儀:如植入型心電監測儀(ICM),對于暈厥、心房顫動、隱源性腦卒中等臨床問題的早期診斷和干預具有重要意義。
4. 未來展望
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無線心電圖監測器有望在以下幾個方面取得進一步的發展:
提高監測精度:通過改進傳感器技術和數據分析算法,進一步提高心電圖信號的精度和可靠性。
擴大應用場景:除了傳統的醫療環境,無線心電圖監測器還可以應用于家庭護理、遠程醫療和運動健康管理等領域。
增強用戶體驗:開發更加便捷、舒適的監測設備,提升用戶的接受度和依從性。
總的來說,無線心電圖監測器的研究和臨床應用正在迅速發展,為心血管疾病的早期診斷和管理提供了新的工具和方法。
注:文章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