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行業正迎來一場由AI大模型引領的變革。過去一周,國產醫療大模型動態不斷,多家科技巨頭與科研機構、醫院、醫療專家攜手,不斷推出旨在提高診斷準確性、優化醫療流程的創新解決方案。
信創海河實驗室推出的醫療影像質控大模型正式上線,通過國產超級計算機的強大算力,顯著提高了X光片的拍攝質量與診斷效率。貴陽朗瑪信息“39AI全科醫生”開放內測,為基層醫療機構提供高效的輔助診斷服務。醫聯MedGPT的最新測試成果顯示,其AI醫生在診斷命中率上達到驚人的60%,顯著超越現有平均水平,甚至高于真人診斷命中率。“數智本草”中醫藥大模型的發布,實現了“從病到方”和“從方到病”兩大目標。中國移動聯合醫院和專家團隊推出國內首個急診急救領域大模型,不僅服務急救領域,在社區醫療和遠程醫療領域也發揮著重要作用。
01信創海河實驗室醫療影像質控大模型上線
近日,《天津新聞》報道,位于高新區的先進計算與關鍵軟件(信創)海河實驗室(以下簡稱“信創海河實驗室”)最新研發的一款醫療領域大模型正式上線。
此次上線的是醫療影像質控大模型,通過該軟件,可以迅速檢測X光片在拍攝時有沒有擺位不正等問題,及時調整,讓得到的影像更清晰,避免重復檢查或減少后續的檢查步驟。
據介紹,針對多家醫療機構的需求,信創海河實驗室成立了大模型研發團隊,并邀請天津市多家醫院的影像科醫師參與,收集了8000多張標準的X光片作為樣本大數據,形成了一套算法。經過3個多月的編寫調試,團隊把新開發的大模型軟件,搭載到了國產超級計算機上,預計年內就能正式用于臨床。
除此之外,信創海河實驗室也正在和中國人保等多家企業展開合作,研發安全生產、數據管理、圖像增強等多款專業領域的大模型。
02朗瑪信息“39AI全科醫生”開放兩個內測版本
據貴州日報報道,貴陽朗瑪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推出的“39AI全科醫生”已面向普通用戶、基層醫生開放兩個內測版本。
據了解,“39AI全科醫生”,是一套基于人工智能大模型訓練的醫療健康領域人工智能產品,其依托朗瑪信息旗下互聯網醫療業務所積累的海量醫學健康數據,基于先進自然語言處理技術和深度學習算法,通過大模型訓練方法,形成人工智能“醫生大腦”,將廣泛應用于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醫務人員開展臨床輔助診斷服務,提供類似于“全科醫生”人工智能服務。
朗瑪信息副總裁周平向媒體介紹,朗瑪信息已經和北大醫院的科研團隊進行合作,對于全科醫學領域的關鍵數據,有針對性地讓人工智能大腦進行訓練。為保證算法的準確度,團隊成員每月對“39AI全科醫生”進行常規的算力訓練,并不斷迭代數據模型,擴增“39AI”智能大腦的海量數據。
周平介紹,在處理復雜病例時,“39AI全科醫生”可以協助醫生梳理出疾病的所有可能性,并提供基于大數據分析的治療方案。
03醫聯MedGPT診斷命中實現突破
動脈網報道稱,醫聯MedGPT在最近的一次測試中,診斷命中率高達60%,比現有醫療大模型約35%的平均診斷命中率有大幅提升,也比真人診斷命中率明顯更高。
在這次測試之前,醫聯曾對MedGPT做過內部測試,測試結果表明其能夠通過完整的國家執業醫師資格考試試題集和美國執業醫師資格考試試題集的測試,并拿到高于80%的正確率。
不過,考試結果固然重要,但并不能說明真實世界中的表現。為了驗證MedGPT的真實能力,醫聯給MedGPT設定了頗為嚴格的測試條件,在這次測試中,AI需要僅憑病歷記錄,并通過文字問答的形式進一步了解患者狀況,最終給出診斷意見。隨后,AI給出的診斷意見需要與已確診的診斷意見進行對比,從而衡量AI醫生給出正確醫學診斷的能力。整個問答盡可能采用患者的表達方式,以模擬真實世界的情況。
按照測試標準,若AI給出與確診診斷完全一樣的診斷意見即為“命中”。
若AI的診斷未包含正確疾病名稱,但與目標非常相似,經過專業評判認為需要進一步輔助檢查才能確診,則視為“相似”(比如,實際確診診斷為“甲亢”,AI給出的診斷為“甲狀腺疾病”)。
無論是“命中”,還是“相似”,都被視為與確診診斷“相關”;反之,則被視為“無關”。
MedGPT除了在命中率測試上達到了60%的高水準外,其診斷相關率提升到了84%,診斷無關率僅有16%。根據動脈網發布的對比數據,MedGPT甚至超越了真人水平。
04天士力醫藥與華為云聯合發布“數智本草”大模型
5月9日,“數智本草”中醫藥大模型正式發布。該大模型由天士力醫藥集團與華為云聯合,在華為盤古大語言模型和盤古藥物分子大模型的基礎上開發。據介紹,該大模型基于華為澎湃算力與向量庫等先進工具,能夠更好地幫助研究者挖掘和總結中醫藥理論證據。
據悉,目前大模型集守正(1000+古籍及翻譯,9萬+方劑,4萬+中成藥等)、創新(4千萬+文獻摘要,3百萬+天然產物,2萬+靶基因通路信息等)、產業化(10萬+臨床方案,16萬+中藥以及藥典政策指南等)三大類海量數據。
該大模型擁有380億參數量,基于中醫藥海量文本數據預訓練,結合向量庫檢索強化,以及中藥研發多場景的微調,能夠更好地幫助研究者完成中醫藥理論證據的挖掘和總結。大模型擁有“智能問答”“交互計算”和“報告生成”三種應用模式,能夠實現“從病到方”和“從方到病”兩大目標。
05首個急診急救大模型-九天·醫療急救大模型上線
5 月 11 日,上,中國移動(成都)產業研究院聯合四川省醫學科學院·四川省人民醫院、中華醫學會急診醫學分會急診急救大平臺專家團隊,共同發布國內首個急診急救領域大模型——中國移動九天·醫療急救大模型。
根據中國移動方面介紹,九天·醫療急救大模型融合先進的 AI 大模型技術,并結合急診醫學專家知識和實踐經驗,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急救知識體系。急救大模型基于國內頂尖高校醫療專業的全量教材數據和 300 萬真實急診急救臨床數據,采用理論 + 臨床策略,選取高質量醫療數據進行訓練優化,經過不斷深入學習,逐漸“成長”為一名醫療學識淵博、實踐經驗豐富的“智能急救醫生”。同時,通過鍛造出醫療關鍵信息提取、預案分類、分級分診、智能問答、輔助決策等多項核心能力,為患者提供更智慧、高效的醫療服務。
成研院相關專家介紹,借助中國移動 5G、Al、云網等優勢,九天·醫療急救大模型通過視頻呼叫、精準定位、智能輔助、車載會診等創新服務,打造 5G 應急救援一體化平臺,實現“呼入即定位、呼叫即救援、上車即入院”急救服務新模式,助力提升危急重癥救治效率,為生命救治提速。
在社區醫療和遠程醫療領域,九天·醫療急救大模型同樣發揮著重要作用,借助急救大模型,基層醫療機構可以獲取到更加全面、專業的急救知識和技術支持。同時大模型通過與醫院信息系統、醫療設備數據進行對接,能夠快速獲取患者病情、病史、治療方案等信息,為醫生提供更科學、精準的決策依據。
注:文章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