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北京市政府正式印發《北京市機器人產業創新發展行動方案(2023—2025年)》,加快推動北京市機器人產業創新發展,打造全球機器人產業高地。
目標指出:
“到2025年,北京市機器人產業創新能力大幅提升,培育100種高技術高附加值機器人產品、100種具有全國推廣價值的應用場景,萬人機器人擁有量達到世界領先水平,形成創新要素集聚、創新創業活躍的發展生態。全市機器人核心產業收入達到300億元以上,打造國內領先、國際先進的機器人產業集群。”
微信圖片_20230629175410.png
將在北京聚焦發展機器人“1+4”產品體系,所謂“1+4”,即“加緊布局人形機器人,帶動醫療健康、協作、特種、物流四類優勢機器人產品躍升發展”。實施“百項機器人新品工程”,以應用促進成果轉化、以應用驗證技術創新,培育支持百項機器人創新產品,推動全市機器人創新鏈、產業鏈、應用鏈融合發展。
在醫療健康機器人領域,面向行業前沿和醫療應用需求,提升手術機器人全流程手術輔助能力;發揮首都醫工協同優勢,優化醫療器械注冊和衛健醫保政策,加大臨床應用推廣力度。
具體到“百項機器人新品工程”中,將提升骨外科、神經外科、腹腔鏡外科、血管介入腫瘤治療等手術機器人產品性能,加大定位技術和人機交互技術研發力度,開發精細力反饋系統,增強機器人全流程手術輔助能力。加大康復訓練機器人和護理機器人在康復養老等機構的推廣應用力度,加快產品迭代提升,提高批量化生產能力。突破新材料、先進傳感器和智能控制技術,研發康復訓練機器人新產品。推進醫療用微納機器人、外骨骼助行機器人攻關與工程化。
從產業鏈的角度,打通上下游協同、軟硬結合的創新鏈條,增強人工智能大模型、產業關鍵核心技術、關鍵零部件等基礎支撐能力,推動機器人產業穩鏈、補鏈和強鏈。推動大模型在機器人領域的深化應用,特別提到建設模型優化算法開源平臺,打造全行業廣泛參與、互動優化的大模型生態,推動模型性能迭代提升。
在應用示范方面,將實施“百種應用場景示范工程”,開展一批“機器人+”應用示范:
機器人+醫療。面向智慧醫院、健康社區等建設需求,拓展輔助超聲診斷和篩查、影像全自動診療、輔助精準定位、遠程手術治療、醫療物資配送等應用場景,發展醫工結合的智慧醫療解決方案,帶動手術機器人等創新產品的示范應用。
機器人+養老。開展智能養老技術試點和示范,推動智能產品與老年人及其家庭有效連接,拓展失智康復照護、康復訓練、殘障輔助、智慧家務等應用場景,研制互聯化、智能化養老解決方案,帶動養老康復機器人等創新產品的應用推廣。
面向醫療健康、智慧養老、安全應急等場景需求,支持用戶聯合企業建設“機器人+”應用體驗中心,打造機器人創新應用“樣板間”,擴大產品消費和應用。依托“新智造100”工程,支持機器人企業建設“機器人生產機器人”標桿工廠和“北京智造”體驗中心,按照大規模定制、產品全生命周期、一體化供應鏈等模式,拓展機器人應用深度和廣度。整合機器人企業、用戶、行業組織等多方資源,匯集各領域終端用戶需求,開展常態化線上對接服務。建立醫療健康、制造、應急等領域常態化供需對接機制,促進機器人應用落地。
深入完善機器人產業發展生態,推動機器人重點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等創新載體做優做強,支持企業與高校院所組建產學研用聯合體。提升北京市醫療機器人產業創新中心運營服務水平,發揮醫療器械委托研發加工平臺(CDMO)作用,推動創新成果快速轉化。實施標準規范引領工程,推動技術和產品以及應用標準制定,建設機器人中試驗證和檢驗檢測平臺,支持國家級機器人質量檢驗檢測平臺建設,健全機器人檢測認證服務體系。聚焦醫療健康機器人等領域,支持頭部企業做大做強,通過多種方式培育壯大市場主體。
在保障措施方面,北京也將發揮組織、政策、人才等各方面的優勢,加強與國家部委對接,積極承接國家重大專項和重點研發計劃,爭取更多國家級項目在京布局。市、區協同制定機器人產業專項政策,鼓勵機器人創新成果孵化和落地。推動央地協同,引導一批創新成果在京轉移轉化,推動一批重大項目在京落地。
注:文章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