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普華永道發布最新報告,主要探討了2019-2022年中國醫療健康服務行業的交易趨勢和展望,并對年度重大交易、投融資輪次、投資者偏好等方面進行了分析。
通過對醫院及診所、院外健康管理和數字醫療三大板塊的聚焦,報告梳理了醫療人工智能、專科醫院及診所、第三方監測、醫療大數據、在線醫療等細分賽道的投融資趨勢,并從行業發展增量空間、盈利能力及可持續性、投資活躍度、賽道投資時機4個角度提出了投資觀點。以下為投資趨勢分析摘要。
2022年,醫療健康服務行業的財務投資與戰略投資所占投資總量額大體相當,分別為53%和47%。從行業板塊上看,有將近一半的投資發生在數字醫療領域,院外健康管理與醫院及診所投資各占總投資的1/4左右。 數字醫療的實施對患者診療準確度、健康管理便捷度、醫院集約化管理、服務效率和控費能力均有較大的提升,因而被認為具備廣闊的發展增量空間與較高的投資活躍度,并處于恰當的賽道投資時機。由于人工智能技術、在線問診仍在不斷發展,其變現能力有待觀察。院外健康管理板塊下,第三方檢測機構熱度有所減退,但醫療健康領域仍有較大發展空間。醫院及診所板塊下的專科醫療機構交易熱度持續,綜合醫療機構紓困交易處于估值洼地且具備投資時點優勢,具備一定的增量空間。 從細分賽道上看,在線診療、數字化健康管理、數字化營銷等能力拓展型賽道與康養護理、體驗機構、醫美機構等資源整合型賽道備受戰略投資人的青睞。兩個賽道的投資占比分別達到總交易動因的15%和14%。另外,為助力企業完善多元化部署、開拓市場、擴張品類,戰略投資者對診所、專科醫院、綜合醫院等細分賽道的投資占到投資總額20%以上。相比于戰略投資,財務投資的細分賽道更加集中。醫療人工智能、醫療大數據/信息化、第三方監測是財務投資的主要細分賽道,三者投資總量占比達到投資總額的48%。 拓展能力、整合資源、追求財務回報成為2022年重大數字醫療交易的主要動因,參與交易的投資機構則主要分布在金融與醫療行業。前十大交易的投資金額集中于頭部:名列前茅的創業慧康、微醫控股的單筆金額皆達到10億元。 從投資輪次及結構上看,投資主要發生在天使輪至B輪的早期輪次,在此區間共發生了121筆融資,占全年股權融資總數的78%。并且,從天使輪到D輪融資,醫療AI領域相關投資始終維持在50%左右。部分醫療人工智能、大數據與信息化股權融資具備領先的技術與差異化競爭優勢,已經融資到C輪、D輪或被戰略投資者收購。在收購案例中,在線診療相關業務占主導地位。 整體趨勢而言,在線問診、醫療信息系統、AI相關產業、與醫療大數據平臺等賽道是近年交易的主流,在2019年至2022年期間共產生了390筆交易。2022年數字醫療投資主題鮮明,以輔助診療為首的人工智能企業數量最多,其次為醫療機器人、病理及影像類系統。當年,具備人工智能屬性的數字醫療企業交易量占比高于40%,而AI影像/病例監測/機器人迎來大幅增長,在一年內產生了54筆交易。2022年4月,衛健委頒布《關于印發國家限制類技術目錄和臨床應用管理規范(2022年版)的通知》,調整了對人工智能輔助診斷的限制。在政策東風下,人工智能應用場景或給醫療帶來新機遇。 醫療大數據價值鏈建設也在逐漸成熟、不斷完善。各相關方以海量患者數據為核心,通過大數據的精確管理,賦能以“藥械研發—診療服務—患者防控—保險控費”為關鍵環節的上下游產業鏈,為醫療行業各相關方帶來價值: 藥企/器械企業:需要通過患者健康數據驗證產品和療法的有效性,依托患者數據進行試驗 保險機構:需要通過患者健康數據積累、調整保險精算模型以實現精準營銷,從而提升對健康及疾病人群保費管理的效率,精算模型隨患者數據進行動態定價,有效節省醫療支出,實現控費目標 醫院及診所:需要通過患者數據提供更高效的診斷、復診效率,院內外聯動,提升患者健康水平 患者:需要通過健康數據了解自身健康水平,達到預防疾病、及時治療的效果。
注:文章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