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十七部門聯合發布《“機器人+”應用行動實施方案的通知》(以下簡稱《方案》),明確要加快機器人應用拓展,對制造業、農業、建筑、能源、商貿物流、醫療健康、養老服務、教育、商業社區服務、安全應急和極限環境應用等多個領域的機器人產業提出發展要求。
醫療健康
《方案》對醫療機器人的發展提出要求:
圍繞神經系統損傷、損傷后腦認知功能障礙、癱瘓助行等康復治療需求,突破腦機交互等技術,開發用于損傷康復的輔助機器人產品。
加快推進機器人和醫學人工智能在基礎理論、共性關鍵技術、創新應用等方面的突破,推動人工智能輔助診斷系統、機器人5G遠程手術、腦機接口輔助康復系統等新技術新產品加速應用。
推動機器人在醫院康復、遠程醫療、衛生防疫等場景應用。
鼓勵有條件有需求的醫院使用機器人實施精準微創手術,建設機器人應用標準化手術室,研究手術機器人臨床應用標準規范。
加強機器人在患者院前管理、院內診療及院后康復追蹤整體病程服務體系中的應用,助力智慧醫療建設。
養老服務
研制殘障輔助、助浴、二便護理、康復訓練、家務、情感陪護、娛樂休閑、安防監控等助老助殘機器人產品。
加快推動多模態量化評估、多信息融合情感識別、柔順自適應人機交互、人工智能輔助等新技術在養老服務領域中的應用,積極推動外骨骼機器人、養老護理機器人等在養老服務場景的應用驗證。
鼓勵養老領域相關實驗基地把機器人應用作為實驗示范重要內容,研發推廣科技助老新技術新產品新模式。
研究制定機器人助老助殘技術應用標準規范,推動機器人融入養老服務不同場景和關鍵領域,提升養老服務智慧化水平。
中國醫療機器人市場格局
平臺落
根據智研咨詢統計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機器人市場規模為836.6億元,其中服務機器人市場規模為301.3億元,服務機器人市場占比36.01%。其中,醫療服務機器人的市場占比為16.67%。
目前,醫療服務機器人的融資熱度在服務機器人中保持較高的態勢,中國醫療服務機器人市場近年來在社會資金的青睞及企業自身技術不斷突破等因素的加持下,行業整體發展較快,2021年,我國醫療服務機器人的市場規模約為50.23億元。
不過,在我國,手術機器人的市場滲透率不足5%,高昂的價格門檻是造成滲透率低的主要原因。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僅一臺達芬奇手術機器人設備價格就超過2000萬元,每年還需要支付高額的維護保養費以及耗材更換費。一臺機器人手術完成,患者/醫保需要支付的費用包括“開機費”+配套工具耗材費、人工關節假體費+技術勞動服務費。
目前,上海、北京已率先將部分手術機器人項目納入醫保,2022年9月湖南省醫保局發布《關于規范手術機器人輔助操作系統使用和收費行為的通知》,則對手術機器人收費項目進行了約束。
在2021年6月頒布的《國務院關于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中提出:推動手術機器人等智能醫療設備和智能輔助診療系統的研發與應用。該《意見》從政策層面,認可了手術機器人在醫療行業的價值,隨著政策的引導,醫療機器人的發展有望加速。
手術機器人技術門檻高,操作復雜,其產業的發展牽涉到政產學研醫等各個方面,從長遠來看,手術機器人使用成本的降低有賴于產業發展成熟和充分競爭。
目前,國內手術機器人相關企業主要集中于中游制造環節,而我國的人口情形將帶動手術機器人應用需求的快速增加,同時,資本的持續投資、政府政策的支持也將為行業發展帶來利好因素,中國手術機器人行業有望轉向基于國內參與者的技術創新,市場潛力巨大。
(文章來源于互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