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見他起高樓,眼見他宴賓客,眼見他樓塌了?!边@或許是蘇寧最害怕的歸途。
最近幾年,因為投資不順利陷入債務危機,蘇寧很缺錢。2021年,為了挽大廈之將傾,江蘇國資、阿里、華泰等聯合入股蘇寧。張近東及其一致行動人對蘇寧持股比例已經下滑至20.35%,阿里系大將黃明端接棒張近東成為董事長,蘇寧進入阿里時代。
黃明端治理下的蘇寧也開始積極自救。前三季度,蘇寧總營收達555.4億元,同比下降51.95%;凈虧損45.45億元,同比減虧39.94%。對于當前的蘇寧來說,在不停關店節流的同時,開源也是十分有必要的。天眼查數據顯示,2022年11月22日,蘇寧注冊江蘇蘇寧易醫科技有限公司。中國醫療市場巨大,單純醫療器械在2020年市場規模就達到了7789億元,預計2020年到2030年將保持11%的年復合增速。
2021年618全面啟動之時,蘇寧推出自營線上大藥房業務,不過似乎并未掀起水花。那么問題來了,再次出發的蘇寧能否抓住這一脫困秘寶嗎?
△蘇寧大藥房
01 醫療是不是蘇寧的解藥
互聯網普及之前,蘇寧和國美雙雄幾乎壟斷了家電市場,賣場遍及全國各地。2007年,張近東甚至以351億的身家成為中國內地首富,張近東和蘇寧一時風光無限。
不過隨著移動互聯網的崛起,3C和家電市場驟變,以京東為代表的電商沖擊了傳統企業的市場,再之后蘇寧正與國美、京東在價格戰上打得不可開交。特別是在2015年,蘇寧獲得阿里的約283億元的戰略投資,讓蘇寧頓時“暴富”。
自此之后,蘇寧開始廣泛布局,200億元入股恒大、42.5億元收購天天快遞、2.7億歐元收購國米,投資版圖涉及體育、物流、地產、電競等不同產業。前蘇寧員工接受北京商報采訪時表示,“蘇寧一向是什么都要試,但又什么都趕不上熱乎的。”
蘇寧似乎沒有投資天賦,比如天天快遞和國米幾乎年年虧損,恒大更是暴雷,一系列的資本操作,讓蘇寧爆發了債務危機。2018-2021年,蘇寧電器的資產負債率分別為55.78%、63.21%、63.77%、89.66%,一路飆升。此時此刻蘇寧是嚴重缺錢的,阿里的入局,成為了蘇寧雙刃劍。
為了緩解困境,蘇寧一方面優化渠道和產品,比如與美團達成戰略合作以抗衡京東、阿里,彌補自身線上銷售能力的不足。又比如在南京徐莊落地了全國首家蘇寧易家廣場店,提供更多線下綜合服務;另一方面,蘇寧開始拓寬產品類目。蘇寧醫療因此問世,業務遍及醫療器械生產、經營、銷售,企業管理咨詢,醫院管理,信息系統集成服務等。
△蘇寧醫療科技有限公司
在如此逆境下,蘇寧為何選擇拓寬醫療類目呢?首先是,醫療市場足夠大。普華永道發布的《2021年中期中國醫療健康服務行業并購活動回顧及展望》顯示,中國醫療大健康市場規模已達到13萬億元。資本層面,在醫療健康服務并購市場規模年復合增長率高達13%,累計總額超過2800億人民幣。特別是,經過了疫情和電商的洗禮后,健康意識逐漸崛起,這一市場將會持續增加。
在蘇寧之前,阿里、京東、聯想、華為、美的等眾多巨頭都已經實現了對醫療的布局。從目前的結果看來,成果顯著的幾乎只是京東、阿里和聯想幾家。不過,聯想的做法以投資為主,從時間到資金和資源上,都不適合蘇寧。阿里健康和京東健康的道路已經走通,更適合蘇寧模仿和跟隨。此外,從銷售的角度上看,對醫療器械的銷售是蘇寧銷售經驗的平移,綜合投入更少。
02 蘇寧已經錯失良機
30年的積累,讓蘇寧積累了良好的口碑和專屬的銷售渠道,這是蘇寧做醫療的優勢。
無論是藥品,又或者是醫療器械,還是保健品,消費者購買之前,都需要對銷售渠道產生信任關系。這也是為何,當前醫療產品的銷售大多數集中在線下醫療機構和線上少數的大企業。腦白金,作為一款效果并不出眾的保健品,因為電視臺的背書,最早享受到了市場紅利。
京東健康的成功在于,一個很大的關鍵點就是母公司的全力支持和多年累積的口碑。多年在3C家電領域的投入,讓京東銷售醫療器械有先天優勢。2022年上半年,京東健康用于體外檢測的醫療器械整體銷售額同比增長367%,覆蓋消化道出血、肝炎、流感、HPV等40種以上病癥類型。
對醫藥的銷售,京東健康另外一個關鍵點是對醫療的尊重。京東健康使用了京東物流全國范圍內的20個藥品倉庫和超過450個非藥品倉庫,京東大藥房藥品“自營冷鏈”能力已覆蓋全國超240個城市,京東大藥房線下DTP藥房拓展至全國26個省級行政區。同時,京東健康積極與其他藥店合作,擴大服務范圍。在醫療機構的拓展上,京東健康同樣投入巨大,從很多醫生處獲得了大量訂單。
品牌上看,經過30年的積累,蘇寧的品牌是值得消費者信任的,特別是在醫療器械層面,與蘇寧的屬性更是十分契合;其次流量和服務上,蘇寧線下+線上的模式,在豐富銷售渠道的同時,亦可讓消費者享受到對應的線下服務,更容易讓人信任。
△線下門店
從業務上看,醫療和互聯網幾乎是兩個關聯并不大的圈子。對于蘇寧來說,首先要厘清兩個領域之間的關聯和區別。蘇寧醫療的法定代表人為許宏平,除了蘇寧易購外,葉國華和冀懷遠也通過南京玖玥玖企業管理中心間接持股,這三個人都是蘇寧的高層,并未見到醫療行業的經驗和資源。
當前的蘇寧醫療,最需要補齊的是,從0開始對醫療的認知和醫療資源的快速拓展。當然,蘇寧易購可以從其他企業挖人,但在醫療圈,操盤人不懂醫療幾乎很難做好業務。更何況,醫藥電商并非一片藍海,且不說阿里健康和京東健康這樣的國際巨頭,甚至微醫、圓心等獨角獸企業在資金和資源上,都比蘇寧醫療要強,蘇寧想要脫穎而出并非易事。
蘇寧另外一個創始人張桂平,在2016年成立50億元規模的醫美投資基金,正式入局醫美賽道。截至目前,已經收購11家醫美醫院及診所。2022年上半年,蘇寧環球醫美營收7491.23萬元,僅貢獻了總營收的6.62%。不知通過蘇寧大藥房,蘇寧醫療是否積累一些行業經驗。
另外一個家電巨頭,在白家電產品陷入瓶頸之時,也選擇押寶醫療。美的不但收購了庫卡與和華瑞博,力圖在醫療機器人建立優勢。同樣出資數十億入股萬東醫療,布局醫療影像。此外,在數字化醫療和智慧化醫院和疫苗等多個領域押注。不過,自2021年下半年,資本市場已經重估醫療行業,眾多醫療企業市值下滑嚴重,美的也未能享受到醫療帶來的資本紅利。當前入局醫藥電商,至少資本層面很難為蘇寧帶來足夠的回報。
當前最考驗蘇寧醫療的是,有沒有向死而生的勇氣和動力。去年7月深圳國資退出后,為了拯救蘇寧,江蘇國資、阿里、華泰等聯合入股蘇寧。張近東已經失去了蘇寧易購的控制權,阿里系前大潤發董事長黃明端,成為了蘇寧的董事長。人事動蕩之下,蘇寧醫療似乎短時間內很難有所建樹。最值得關注的是,若蘇寧健康與阿里健康展開合作,又會有什么樣的火花。
風光之時,蘇寧投房企,玩足球,對醫療不屑一顧,如今再回顧,已經錯失良機。終是讓人想到那句網絡語,“昨天你對我愛答不理,今天我讓你高攀不起?!?/p>
注:文章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